科技 >

时速400公里CR450动车组样车发布

2024-12-31 19:38:23   来源:经济日报

12月29日拍摄的CR450AF动车组样车。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摄

  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获悉,CR450动车组样车29日在北京发布,这标志着“CR450科技创新工程”取得重大突破,将极大提升我国铁路科技创新水平和科技自立自强能力,进一步巩固扩大我国高铁技术世界领跑优势。

  国铁集团科信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铁路自主研发了以复兴号动车组为代表的一大批科技创新成果,构建了涵盖高铁工程建设、装备制造、运营管理三大领域的成套高铁技术体系,中国高铁实现了从追赶到领跑的历史性进步,高铁技术树起国际标杆。为进一步巩固扩大我国高铁技术世界领跑优势,更好服务和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国铁集团牵头组织国内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优势科研力量组成联合创新团队,开展协同攻关。

  2018年,开始在时速400公里商业运营技术“无人区”展开探索,研究时速400公里运行条件下的高铁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做了大量技术积累和论证;2021年,正式实施“CR450科技创新工程”,开启时速400公里CR450动车组研发和高铁基础设施成套技术研究;2022年,发布CR450动车组总体技术条件,开展了CR450动车组研制技术条件参数试验和大量仿真计算;2022年至2023年,分别在弥蒙、福厦高铁开展了CR450动车组新技术部件换装试验,对关键新技术和部件性能进行了验证;2024年,正式启动样车生产,广泛应用智能制造技术,强化质量管控,确保了CR450动车组样车顺利下线。

  据了解,CR450动车组样车运营速度、运行能耗、车内噪声、制动距离等主要指标国际领先。一是更高速。试验速度时速450公里,运营速度时速400公里,未来投入商业运营后可进一步压缩时空距离,让旅客出行更加便捷高效。二是更安全。制动距离更短、运行稳定性更优,在运营速度提升的情况下,制动距离基本相当。三是更节能。动车组整车运行阻力降低22%,减重10%。四是更舒适。舒适度指标更优,车内噪声降低2分贝,客室服务空间增加4%,可为旅客提供多样化、便利化、个性化服务,乘坐体验更好。五是更智能。行车与控制、司机智能交互、安全监控、旅客智能服务等领域均得到全面升级。

  此次发布的CR450动车组样车包括两列,其中CR450AF由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制造。公司副总工程师陶桂东介绍,CR450AF的车头造型灵感来源于“飞箭”,两翼锐利的棱线仿自中国古代的“箭镞”,极具速度冲击力。车身飘带色调采用“国旗红”“琉璃黄”,形状脱胎于中国书法中的“笔锋”,凸显“中国风”。整车造型设计充分彰显中国速度、中国智慧、中国文化。

  国铁集团科信部有关负责人介绍,CR450动车组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生动实践,是我国科技创新和高端装备制造实力的综合展现,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对推动我国铁路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科技创新引领铁路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铁路产业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下一步,国铁集团将安排CR450动车组样车开展一系列线路试验和考核,进一步检验各项性能,不断优化技术指标,争取早日投入商业运营。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阅读

时速400公里CR450动车组样车发布

科技

12月29日拍摄的CR450AF动车组样车。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摄  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获悉,CR450动车组样车29日在北京发布,这

2024-12-31

AI发展:训练数据即将遭遇瓶颈

科技

得益于神经网络规模的扩大以及海量数据的训练,人工智能(AI)在过去10年间突飞猛进。做大做强的策略,在构建大型语言模型(LLM)上取得了

2024-12-31

年底冲刺,家电换新求“新”更求“质”

科技

  2024年的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实施已接近尾声,但在诸多优惠政策加持下,家电家居消费市场依旧热力不减。据商务部统计,截至12月

2024-12-31

人形机器人加速奔跑

科技

2024年12月20日,观众在2024世界智能制造博览会上参观人形机器人。方东旭摄(中经视觉)  2024年,支持人形机器人发展的政策接连

2024-12-31

第41次南极考察|“雪龙2”号与“永盛”号

科技

围观南极秦岭站卸货的小企鹅(12月27日摄)。执行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与永盛号货轮于北京时间12月25日顺利抵达

2024-12-31

时速400公里CR450动车组样车发布

科技

12月29日拍摄的CR450AF动车组样车。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摄  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获悉,CR450动车组样车29日在北京发布,这

2024-12-31

科技创新助力治水兴水

科技

 前不久,水利一号遥感卫星在山西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后,成功传回首幅影像。影像清晰显示了黄河位于乌拉特前旗段的凌情信息,封冻河

2024-12-31

创新之变:从“互联网+”到“人工智能+”

科技

人工智能在2024年迎来应用元年。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提人工智能+行动,在政策指引下,各行业加快探索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新模式,各种创新要

2024-12-31

工信部:到2027年建设1万个5G工厂

科技

 记者12月30日获悉,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打造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升级版实施方案》(下称《实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5G+工业互

2024-12-31

中国空间站首份“述职报告”发布

科技

30日,在中国空间站即将迎来全面建成两周年之际,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首次公开发布《中国空间站科学研究与应用进展报告》(以下简称《报

2024-12-31

AI发展:训练数据即将遭遇瓶颈

科技

得益于神经网络规模的扩大以及海量数据的训练,人工智能(AI)在过去10年间突飞猛进。做大做强的策略,在构建大型语言模型(LLM)上取得了

2024-12-31

国家发改委成立低空经济发展司

科技

记者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官方网站获悉,低空经济发展司已正式成立。低空经济发展司的具体职责是拟订并组织实施低空经济发展战略、中长期

2024-12-31

《2024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显示:我国制造业全球竞争力呈上升趋势

科技

 30日,中国工程院、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等部门联合发布的《2024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制造强国发

2024-12-31

年底冲刺,家电换新求“新”更求“质”

科技

  2024年的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实施已接近尾声,但在诸多优惠政策加持下,家电家居消费市场依旧热力不减。据商务部统计,截至12月

2024-12-31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科技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科技竞争日趋激烈,需要进一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提升原始创新能力,让企业用技术创

2024-12-31

遇见旗袍是于万千人群中的惊鸿一瞥 沿途洒满了爱的芬芳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北京市电影院有序恢复开放 周五预售部分场次已满座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第46届武汉渡江节因长江水位过高取消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非遗”普及受众最看重“动手”参观大师工作室非常享受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璧山冷酒夜市 丰富市民夜间文旅活动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

年内两市超过500家上市公司完成回购 累计回购金额超332亿元

近期A股市场持续震荡,不少上市公司或其重要股东推出回购、增持计划,用真金白银力挺股价。记者根据同花顺数据统计,今年以来,两市超过500

持续发力补链强链加大研发抢占市场 渝企跑出“加速度”

玥湖路渝快电充换电站 一辆新能源汽车,离不开研发、动力、配套等多个环节。作为汽车制造重镇,重庆在这些环节的多个板块上,正在加速奔跑

重启上市公司资本运作 康佳集团去年半导体业务营业收入为3.22亿元

近日,康佳集团正式对外发布2021年年度业绩报告。2021年,康佳集团实现全年营收491 07亿元,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9 05亿元,同比增长89 5

伟禄集团连续6年增长 去年营收同比增长37.5%

深港通标的之一的深圳企业伟禄集团近日公布2021年业绩。财报数据显示,伟禄集团全年营业收入11 95亿港元,同比增长37 5%,连续6年稳步增长;

龙头企业去年净利倍增 整个行业营收规模有望创造历史新高位

近日,面板龙头TCL科技、京东方分别发布2021年度业绩快报,两家企业去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增长129 3%、412 86%,实现超过百亿

深圳国企全力为市民 守好“菜篮子”“米袋子”保障量足价稳

疫情防控形势下,民生物资供应是否充足成为市民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连日来,深农集团、深粮控股等企业,充分发挥国企担当,全力为深圳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