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

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分享183天太空驻留经历 向着星河更远处不断迈进

2025-07-21 17:33:20   来源:人民日报

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拍摄的神舟十九号乘组挂上了“欢迎队友”条幅。 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摄

蔡旭哲安全顺利出舱。 图为新华社记者李鑫摄

宋令东安全顺利出舱。 图为新华社记者李鑫摄

王浩泽安全顺利出舱。 图为新华社记者李鑫摄

神舟十九号乘组人员进行多领域实验项目(视频截图)。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供图

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拍摄的神舟十九号航天员宋令东在空间站组合体舱外工作的画面。 新华社记者  李  杰摄

从太空返回两个多月后,神舟十九号航天员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日前在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首次与媒体和公众正式见面。183天太空驻留、88项空间科学与技术实(试)验、3次出舱活动……神舟十九号任务面临哪些新的挑战?完成了哪些新的任务?航天员乘组分享了他们驻留太空的经历和感悟。

——编  者

挑战与收获

处置舱外载荷适配器意外卡滞的问题,在轨种植的甘薯长势非常好

问:请问蔡旭哲,您先后执行了两次飞行任务,有什么新的感受和体会?

蔡旭哲:每次执行新的飞行任务,都不是上一次任务的简单重复,而是向着更高层次的不断跨越。

神舟十九号飞行任务,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第四次载人飞行任务,先后安排了88项空间科学与技术实(试)验,覆盖空间生命科学、微重力基础物理等领域。我们乘组努力当好科研人员的“眼”和“手”,先后制备10余种102个实(试)验样品,完成空间站管道检测机器人的在轨试验验证,为空间站管道自动检测奠定技术基础;完成物体重量感知等多项测试,以及情绪状态测试能力评估和流体物理实验柜、高温材料实验柜内实验样品更换等工作。

问:首次出舱活动中,乘组成功处置了前期货物出舱过程中载荷适配器意外卡滞问题,能否介绍一下这个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蔡旭哲:出舱活动考验着航天员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操作技术和应急处置能力。尽管在地面进行了反复练习,但到了太空以后,不会像在地面时那样自如。出舱前,我们要进行服装、出舱产品和工具等方面的准备,还要针对当次出舱任务完成在轨训练和全流程演练。每次出舱任务的顺利完成,是乘组一心、天地一体密切配合的结果,也是我们航天技术的一次展示。

关于处置舱外载荷适配器意外卡滞的问题,因为临时接到出舱处置任务,时间紧、任务重,而且当时没有专用工具,还涉及舱内航天员要首次用手动操控机械臂姿态,所以接到任务后,我们还是有一定压力的。面对新挑战,在准备过程中,地面团队通过天地双向视频通话,给了我们详细的指导。出舱当天,我们首先对舱外适配器的状态进行了初步判断,通过天地密切协同,我们使用临时工具,对舱外载荷适配器进行了处置。处置成功后,我听到耳机里传来地面团队的热烈掌声,当时我倍感振奋,也为航天员在载人航天中发挥的作用而骄傲。

问:通过媒体播出的在轨工作画面,我们看到太空菜园的菜长势良好。请问在这方面,你们有什么新收获?

宋令东:这次任务中,我们首次在轨种植了甘薯,长势非常好。返回前,我们按照地面团队要求,对其进行采样,目前已经交给科研人员。他们现在也在验证,在未来中长期飞行时,将甘薯作为食物来源的可行性。其实,在太空种菜,不仅是一项实验和工作,也是一个非常解压的过程。我们播种下甘薯种子,精心照料它们长大,并且详细记录它们从发芽到成熟的全过程。在采样前,我心里还是有些忐忑的,因为我不知道它们到底会长成什么样,打开栽培杯时,它们给了我们很大的惊喜,甘薯根块长得非常饱满,我们也特别有成就感。在和神舟二十号乘组分别之前,我们给他们扦插了两株甘薯苗,把这份希望和快乐传递下去。据我了解,目前这两杯甘薯长势也很好。

护航与协作

每一步操作都凝聚着众多科研人员的智慧和汗水,女性航天员发挥了独特优势

问:乘组在轨驻留183天,各项工作进展顺利,您认为,这是如何做到的?

蔡旭哲:我觉得,任务的成功,有我们乘组的努力,更离不开广大科研人员的护航和陪伴。第一,离不开扎实的训练和乘组的团结协作。面对一些计划外的工作调整和情况,我们乘组沉着应对、密切配合,得益于扎实的地面训练,更得益于乘组长期相处培养出来的默契。第二,离不开地面飞控支持人员的全力保障。飞行任务从来都不是飞行乘组自己在战斗,在执行任务期间,地面团队给了我们全面、系统、富有成效的支持和保障,他们是我们最值得信赖、最值得托付的队友。第三,离不开广大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从产品研制到实验研究,从发射到返回,我们走过的每一步、执行的每一个操作,都凝聚着众多科研人员的智慧和汗水。载人航天是“万人一杆枪”的事业,共同的信念、共同的目标、共同的理想、共同的责任,让我们凝聚在一起,托举我们实现飞天的梦想,也推动我国载人航天事业不断发展进步。

问:请问王浩泽,您作为一名女性航天员,在空间站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

王浩泽:作为一名飞行工程师,我切身地体会到科学研究很不容易。每次操作前,我都告诉自己,要慢下来、保安全,往细做、保成功。比如,物资管理工作,首先要对全站的所有物资有全局性把握,然后规划好每一次物资管理任务,登记好每一件产品的各种细节。队友们在总结复盘时也曾说到,女性工程师细腻的操作习惯、柔和的心理底色,为整个乘组注入了新的能量。我很荣幸,我所做的一切努力,能够为科学探索贡献更多力量,让世界看到中国女性航天员的风采。

传承与期待

越来越多年轻人投身航天事业,中国载人航天必将走向更深远的太空

问:请问宋令东,您成为中国首名进行出舱活动的90后航天员,心中有什么样的感想?如何传承好载人航天精神?

宋令东:随着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身这份事业。从空间站建造阶段,到现在的应用与发展阶段,每一次圆满完成任务的背后,都凝聚着众多航天人的心血。我们深知,这条路是老一辈航天人给我们蹚出来的,是祖国赋予我们的崇高使命、无上荣誉,也是沉甸甸的责任。我们要更努力,承担更多责任。太空探索永无止境,我们会秉承前辈们的意志和决心,把载人航天精神传承好、发扬好。我也坚信,通过我们一代代航天人的接续奋斗,神舟家族也必将会走向更深远的太空。

问:作为我国首位女性航天飞行工程师,怎么评价自己的太空“首秀”?

王浩泽:本次任务是我和宇宙的第一次相约。我还记得刚进入太空家园时那种强烈的震撼感:站里明亮干净,系统精密复杂,那一刻,我由衷地为我们的祖国感到骄傲,为自己是一名航天人感到骄傲。本次任务中,我们圆满完成了3次出舱任务、多项空间科学实(试)验任务、站务管理以及物资管理等工作。出舱任务中的在轨训练、机械臂操作等,尽管都富有挑战,但我依然信心满满地完成了任务。

这半年的“太空出差之旅”丰富且充实,也精彩难忘。难忘火箭升空时,看向地球的那一眼回望;难忘飞行中,看到祖国大地时的欢喜雀跃;难忘临别前,对窗外那片星空的恋恋不舍。返回时,我将内心的期盼写成了一首小诗:“宇宙荡满星辰/一颗颗,一点点/像极了我心中的火焰/纵使星河之路神秘悠远/但我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定会点燃更多的火把/照亮深远的太空/只因为/那片遥远的星空中/有我一生的梦。”

我期待着早日重返太空,再次回到我们的太空家园,再次将光荣和梦想写进太空。

标签:

相关阅读

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分享183天太空驻留经

科技

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拍摄的神舟十九号乘组挂上了欢迎队友条幅。 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摄蔡旭哲安全顺利出舱。 图为新华社记者

2025-07-21

AI拓展信息通信业新天地

科技

  江苏宿迁固能科技有限公司积极探索机器人与AI技术的深度融合,在生产过程中实现工艺自动化和智能化,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

2025-07-05

探访世界互联网大会开放日 这个市集会让你

科技

世界互联网大会于7月2日至3日在国际组织总部亚洲金融大厦举办世界互联网大会开放日活动,在科技与生活集市上有会员单位的黑科技秀,还有非

2025-07-05

梦舟载人飞船零高度逃逸飞行试验取得圆满成

科技

我国17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组织实施梦舟载人飞船零高度逃逸飞行试验,标志着我国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研制工作取得新的重要突破。这是继19

2025-06-21

1:50万草地植被图发布 印证青藏高原“变暖

科技

6月17日,在中国科学院大学举办的青藏高原草地植被图学术研讨会上,由中国科学院大学王艳芬教授团队绘制的《青藏高原草地植被群系图(1:500

2025-06-21

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分享183天太空驻留经历 向着星河更远处不断迈进

科技

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拍摄的神舟十九号乘组挂上了欢迎队友条幅。 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摄蔡旭哲安全顺利出舱。 图为新华社记者

2025-07-21

OpenAI发布全新智能体产品 据称仅需指令就能自主思考与行动

科技

北京时间7月18日凌晨1点,OpenAI推出全新智能体产品ChatGPT Agent,宣告ChatGPT与Deep Research和Operator首次合体,组成AI三剑客,全面

2025-07-21

超级充电桩真能缓解“充电焦虑”吗

科技

 日前,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家能源局综合司等四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大功率充电设施科学规划建设的通知》明确,做好大功率

2025-07-21

6.4%,工业生产增势良好

科技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 4%,在一季度良好开局的基础上展现出较强韧性,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25

2025-07-21

轻工业活力充沛展新质

科技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轻工主要商品零售额增长11 9%,高于全国6 9个百分点;家电类商品增长30 2%,家具类商品增长

2025-07-21

寒武纪小壳化石保存之谜揭开

科技

记者20日获悉,经过七年艰苦攻关,西北大学张志飞教授团队联合国内外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河南、江苏、山东等地出土的寒武纪小壳化石,成功破

2025-07-21

时速400公里,中国高铁驶入“无人区”

科技

7月9日,第十二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期间,位于北京朝阳的国家铁道试验中心,成为国内外参会嘉宾关注的焦点。这里,大家争相试乘体验世界首款

2025-07-21

AI智能体应用从技术探索迈向场景深耕

科技

对着手机说出会议需求,系统迅速完成会议室预订及邮件通知;下达买咖啡任务指令,智能体可以拆解购买咖啡的步骤、调用外卖App完成下单支付

2025-07-21

技术突破资本加码 人形机器人商用加速

科技

 智元机器人、宇树科技中标1 24亿元中国移动子公司人形机器人采购订单,乐聚机器人今年预计交付千台,教育机构及车企、工厂的采购需求

2025-07-21

“链”上谋新 链博会彰显创新底色

科技

超百项首发首秀陆续亮相、首次设置创新链专区、多家知名跨国公司首次亮相……在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上,超高

2025-07-21

遇见旗袍是于万千人群中的惊鸿一瞥 沿途洒满了爱的芬芳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北京市电影院有序恢复开放 周五预售部分场次已满座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第46届武汉渡江节因长江水位过高取消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非遗”普及受众最看重“动手”参观大师工作室非常享受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璧山冷酒夜市 丰富市民夜间文旅活动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

日播时尚2024年亏损1.59亿元,能否顺利重组转型“双主业”受关注

中国网财经2月26日讯 日播时尚2024年年报近期出炉。报告期内,日播时尚实现营业收入8 66亿元,同比下降15 7%;归母净利润为-1 59亿元,而

年内两市超过500家上市公司完成回购 累计回购金额超332亿元

近期A股市场持续震荡,不少上市公司或其重要股东推出回购、增持计划,用真金白银力挺股价。记者根据同花顺数据统计,今年以来,两市超过500

持续发力补链强链加大研发抢占市场 渝企跑出“加速度”

玥湖路渝快电充换电站 一辆新能源汽车,离不开研发、动力、配套等多个环节。作为汽车制造重镇,重庆在这些环节的多个板块上,正在加速奔跑

重启上市公司资本运作 康佳集团去年半导体业务营业收入为3.22亿元

近日,康佳集团正式对外发布2021年年度业绩报告。2021年,康佳集团实现全年营收491 07亿元,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9 05亿元,同比增长89 5

伟禄集团连续6年增长 去年营收同比增长37.5%

深港通标的之一的深圳企业伟禄集团近日公布2021年业绩。财报数据显示,伟禄集团全年营业收入11 95亿港元,同比增长37 5%,连续6年稳步增长;

龙头企业去年净利倍增 整个行业营收规模有望创造历史新高位

近日,面板龙头TCL科技、京东方分别发布2021年度业绩快报,两家企业去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增长129 3%、412 86%,实现超过百亿